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蚂蟥养殖池怎么调水 蚂蟥用什么水养

时间:2023-09-14 00:11:19 浏览量: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选地建池、水质要求、越冬管理等等。

1、选地建池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竖弊的地方建池。小规模养殖,可在房前屋后挖沟,沟深1米,沟宽3米;大规模养殖,可以利用池塘,或者是水田挖连沟,宽3米,埂宽0.4米,埂高0.8米。沟内水深0.6米左右,沟两头分别设进水口和排水,沟底铺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2、水质要求

水源是水蛭生存主要条件,因人工养殖的水蛭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并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此时水温较高,在人工高密度养殖下搭纤梁,注意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3、越冬管理

水蛭耐寒能力较强,一般不易被冻死。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水蛭自然越冬。

水蛭形态特征介绍:

水蛭是颚蛭目水蛭科环节动物,又称蚂蟥。其体长,扁平,略呈纺锤形。背面常暗绿色,有细密的黄黑色斑点形成的纵线,背部中线较深;腹面淡黄色、两侧各有淡黄色纵纹,杂有多数不规则茶绿色斑点。

由一定数目的体节组成,有一个口吸盘和后吸盘。体长约2~15厘米,宽约2毫米~1.5厘米。背面绿中带黑,有5条黄色纵线,腹面平坦,灰绿色,无杂色斑,整体环纹显著,体节由5环组成,每环宽度相似。

眼10个,呈∩形排列,口内有3个半圆形的颚片围成一Y形,当吸着动物体时,用此颚片向皮肤钻进,体大型,体长60~120mm,宽13~14mm。背面暗绿色,有5条纵纹,吸取血液,由咽经食道而贮存于整个消化道和盲囊中。身体各节均有排泄孔,开知运口于腹侧。雌雄生殖孔相距4环,各开口于环与环之间。前吸盘较易见,后吸盘更显著,吸附力也强。

蚂蝗的养殖方法 关于蚂蝗的养殖方法

1、选择养殖场所

养殖蚂蟥最好选择排灌答指谈方便、背北面南、避风、阳光充足地方。池塘的深度大概在一米到一米二之间,池塘的宽度在三米左右。具体的长度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来决定。池塘的底部用水泥灌浆,最好是不漏水为好。池塘的对角要设进,底部要北边高、南边低,这样更方便排灌。池塘的周围一般用富含腐殖质的沙土填充,更利于蚂蟥的产卵。

2、池塘水质

要想蚂蟥顺利生长,必须有良好的水质和适合它的生逗激长环境。因为人工饲养的水质密度比较多啊,在饲养的过程中是需要换水井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防止农药和化肥的污染。在温度比较高的季节,一般要保持进出水地方的通畅,这样水质才清新、有一定的氧容量。

3、选择蚂蟥种

蚂蟥种的选择要求个体比较肥大,最好是活动能力好、体表要光滑、颜色要鲜艳、没有受伤。

4、蚂蟥越冬

蚂蟥是非常耐寒的,所以不容易被冻死。人工养殖蚂蟥的话要清碰在池塘四周用稻草保暖,帮助蚂蟥顺利过冬。

蚂蟥怎么养 蚂蟥养殖方法

1、水质管理。水对于水蛭而言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了,现在野生的水质越来越少就是因为很多水质的恶化导蠢好瞎致其无法生存下去。养水蛭的水要选择天然无污染的,一些肥水或者农药含量较高的水质都会对水蛭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所以选择水源的时候养殖户要慎重。其次为了保证养殖池的水源质量,最好能长期保持活水的流通。

2、养殖密度。不要以为水蛭比较小就认为水蛭每亩可以养很多,一般来说,每亩的养殖数量基本在2200-2500条左右,种苗的话一带空般在40-50斤左右。因为没法保证水蛭能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养殖场地,所以适当的少一点可以保持水蛭的生长速度和质量。所以养殖场地最好进行分割,最大程度的保持水蛭的均匀分布。

3、投喂。水蛭常见的食物就是田螺、河蚌和一些动物血块之类的东西,初期的话在养殖场地里面均匀的放置一定数量的袜首田螺、河蚌,然后辅助一些血块喂养,加快其生长即可。一般早晚各喂养一次即可,投喂时常控制在1-2小时左右,每次都少量的投喂,让水蛭能最大程度的进食,减少饲料的损耗。

4、控温。水蛭是很怕高温的,所以养殖场所一定要有控温的手段,尤其是在夏天。夏天最好可以搭建一些遮阳网,或者在水里投放一些漂浮的水生植物,减少阳光直接接触水蛭的机会。如果温度是在过高,最好适当的增加水池水深,保持水底的温度比较适合生长。

本文标题:蚂蟥养殖池怎么调水 蚂蟥用什么水养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44211.html

上一篇:家庭小院养什么动物挣钱 有个小院子养什么挣钱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