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江苏对虾养殖基地 江苏养虾风险大吗

时间:2023-09-12 16:42:34 浏览量:

养虾风险大吗

如果没有经验,风险会非常高!
1、抓清淤除野。凡是养过一年虾以上的虾池,由于池中残饵和粪便的积累,已使池水变浅,有毒物质增多,所以放虾苗前一定要高标准、高质量认真进行虾池清淤工作,清淤面积要达到百分之百,保证池中水深1.5米以上。尔后使用漂白粉进行“除野”。
2、抓肥水繁饵,适时投苗。4月下旬往虾池内放水贺谨,使水深达到0.5米,每亩施用2.5公斤。使池中的、轮虫等大量繁生,以达到肥水繁殖基础性饵料的目的。5月20日前后,适量投苗,每亩投苗3至4万尾,一定要投放无病健壮的虾苗。
3、抓调节水质。在对虾养成前期,换水次数较少。当池水透明度降到15厘米~20厘米时,要换一次水,换水量占池水量的1/2。养成中期,每隔10~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换水的方法是先排掉池中底层水,后添加新水。一定要防止那面排水,这面进水的混水养虾,在降雨较多的汛期不搞大排大灌,而是把表层的淡水排掉,以保证池水盐度相对稳定。
4、抓合理投饵。要自制推网一个,每早5时取样50至100尾,认真观测对虾的胃及长势。同时用旋网测定池中对虾生存量,以做到心中有数,合理投饵。在对虾养成后期每天喂6次,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各投饵喂一次,占日投饵量的40%,晚上每隔4小时投喂一芦拍帆次,占日投饵料量的60%。每天的投饵料量,池中四周占80%,滩面占20%。但在池中水温超过30℃时不投饵料,水中溶氧少时,不投饵料,水质恶化时不投饵料,雾低时不投饵料,注进新水后1小时不投饵料。
5、抓防止浮头。要坚持经常观察,加强,提高防治病害技术,及时准确分析掌握水情、池情、天情、虾情,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当发现蠓虾、小鱼靠时,说明水中缺氧,是虾浮头的前兆。这时候要昼夜不停地把水搞活,也可搞人工造浪、人工造氧、投冰降温,投放增氧剂。投饵也不能在下半夜易缺氧时投饵料。切不可发现浮头搅得沉渣泛起,这只能加剧对虾的死亡。
6、抓虾贝、鱼混养。坚持对虾与混养和对虾与鱼混养,不仅大大提高池面积和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养虾成本,还有利于对虾发育生长,提高对虾产量、防止对虾浮头死亡,增陪雹加虾池效益。

对虾养殖风险大吗

1.投资有风险,投资养虾场有很多风险,比如容易受到外界降温、降雨等不乎衡利天气的影响。一旦管理不当,虾发病率高,产量小,销售渠道不畅。
2.对于养虾工厂来说,由于工厂化的循谨巧环水养殖模式保持恒温,不受外界降温、降雨等不利天气的影响,在这岁晌做种环境下对虾生长更快,发病率更低,养殖密度更高,有效提高了对虾的产量。
无论是在池塘设施、好氧条件等硬件设备上,还是在养殖理念、用药习惯等方面,我们依然遵循四大家鱼的养殖套路。这些老套路为淡水虾养殖埋下了隐患和风险,早已被沿海虾农所抛弃。

养殖小龙虾的风险大么?

养殖小龙虾的风险不大。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就是苗种投放死亡的风险,只有达到一定的存活率才能保证养殖的经济效益。

1、苗种选择问题

购买虾苗的养殖户一定要谨慎,需要做到:选择正规途径采购:苗种选择正规养殖塘口或天然湖泊出产,不投放野沟塘虾苗、发病塘口或来路不明的虾苗;苗种活力强,肢体无损伤且规格一致。

2、运输方式问题

运输方式问题遵循就近原则脱水运输时间龙虾在4小时以内;保湿低温方式运输,但时间也不宜超过8小时;虾苗需要用专业运输筐,且每筐重量不超过10斤,筐内铺设水草。

3、投苗时间

小龙虾养殖虾咐明苗投放时间拍迹有两个节点衡贺告,即每年的3-5月和9-10月;种虾(亲虾)投放为每年的6-8月,其他时间段不适宜进行大量苗种投放。虾苗到塘口投放时间段:晴天早晨8点前或傍晚17点以后两个时间段,要避开高温时间或阴雨天气投放苗种。

4、投苗方式和投苗量

苗种投放前需要对虾苗做消毒与浸水处理,以杀灭小龙虾自带的细菌及减少小龙虾应激反应,提高虾苗成活率。如果条件适宜,建议苗种投放前全池泼洒抗应激药物,减少小龙虾入塘的应激反应。

小龙虾苗种投放数量一定要适宜,千万不要认为虾苗投放越多最终小龙虾产量越高。需要结合养殖模式、养殖条件科学投放,一般联系小龙虾混养投放量不超过35公斤/亩,池塘精养不超过60公斤/亩。

5、做好准备工作

小龙虾苗种投放时必须要要保证水质符合放养条件,池塘做好消毒、清塘、肥度等工作。只有池塘水质与环境满足放养条件才可以进行苗种投放,否则很容易完成虾苗大量死亡现象。

小龙虾苗种投放时前水体环境需满足以下条件:pH值6.5-9,氨氮含量小于0.02mg/L,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2mg/L,溶解氧不低于5mg/L,其他有害物质含量为0等基本条件。如果放养的塘口为老旧塘口还需要做好清淤、底改、消毒等工作。

本文标题:江苏对虾养殖基地 江苏养虾风险大吗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43497.html

上一篇:养殖长毛兔前景如何 养殖长毛兔与发展有关吗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