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云南生态猪养殖stp 云南生态猪养殖成功案例

时间:2023-09-11 17:51:38 浏览量:

养猪创业故事

养猪创业故事

  当过木匠,承友镇明包过农场,到深圳打过工,45岁的邹远华创业经历相当丰富,最终也靠规模化的科学养猪走上了致富路。

  木匠工搞起山林种植

  邹远华的老家在衢江区杜泽镇棱铺村,海拔五六百米,这里开门就见青山。初中毕业他就跟老乡到杭州打工。“那时在工地上做小工,干一天是8元钱。”邹远华回忆说,80年代初期物价不高,一碗面也才0.25元。打了一年工,他又回到家乡跟别人学做木匠。“木匠工的活儿也挺辛苦,做一天才1.85元。”邹远华当了四年的木匠,22岁时恰逢村里有一片茶叶山对外承包,一心想干大事的他就以一年2000多元的承包款包下这片88亩大的农场。勤快的邹远华就天天早出晚归地在农场培育茶叶又种下梨、柑桔等水果。辛苦一年,收入还可以,茶叶采摘了2000多公斤,梨也摘了3000公斤,毛收入共有2万来元。“本来过过日子也挺舒服的,可后来村里将农场收回改种杉木了,我也就不再承包这片农场。”邹远华就找别的事干,之后他开过拖拉机,贩卖过蔬菜,也经营过代销店。“干这些事,赚钱不多,也只能糊日子。”

  走出深山到深圳“掘金”

  一心想发家致富的邹远华就走出深山,与妻子一道去深圳打工。刚开始二三年,他又重新拿起斧头、锯子,在工地上做起木匠来,月收入三四百元。“后来,我又到家具厂打工。”邹远华相告,那家具厂是专门生产“席梦思”的,一张“席梦思”能卖500元,挺赚钱的。有心的他就边打工边留意起生产工艺,一年下来,他也能自己做“席梦思”了。邹远华就在市郊租下房子,搭了个临时的生产用棚子,夫妻俩一道加工生产“席梦思”。“一个月可做20张席梦思,一张就能净赚200元,一个月就赚4000多元呢。”这让邹远华掘到了第一桶金。

  可好景不长,1995年因为深圳城市化建设,他的临时工棚被拆除了。邹远华只有改行。“经老乡介绍我白天到酒店做水电工,夜里去另一家工厂当保安。”邹远华一个人干二份工作,人虽辛苦,月收入不少于1500元。当然,这与加工“席梦思”相比,收入差距极大的。期间,有了积蓄的邹远华还购买了二只深圳原始股,赚到2万多元钱。

  打工不如在家养猪

  1997年,生猪价格特好,一头中猪可净赚200多元。获此信息,邹远华就回到老家决定靠养猪走上致富路。“我一下子养了7头母猪,还经销饲料。”让邹远华意料不到的是,第二年生猪行情就下跌了。“刚开始养猪是亏本的,而经销饲料却是赚了点钱。”

  见生猪行情变差,许多养猪户就开始宰杀母猪。聪明的邹远华却反其道而为之。“这好比炒股,生猪价格下跌后势必有回升的时候。”这年,他以每头100多元价格购来了30头母猪。饲养一年,生猪价格又上涨,1999年他养猪净赚七八万元。

  “可是,养猪还是有风险的。”2001年,他将母猪全卖光,改养中猪。没想到,他从外地购进的一批小猪竟发疫病陆续死去,亏本了三四万元。这个教训让邹远华明白:还是自繁自养保险。亏本了再养,2002年,他向堂兄借来10万元,搭建15幢猪舍,又购卖100头母猪。精心饲养,搞好防疫,第二年他外销中2000猪多头,净赚三四十万元。

  “深山养猪容易防疫病,空气好,污染少,生猪长得快。”2003年,邹远华给养猪场建了一只40立方米的沼气池,实行生态养猪。随养猪规模扩大又在去年建起一只300立方米的生猪污水处理设施。“现在沼气用也用不完,全部免费供给村里十多户农民使用。”

  目前,他养猪场存栏母猪340头。今年上半年出栏生猪3000头,净收入100多万元。如今,他养猪场雇用本村村民7人,村民胡松林与妻子一同旅悄帮着好告干活,不出家门每月收入2000多元。致富的邹远华不仅建起了楼房、购了轿车,还被评为省农村科技示范户。

  大学生养猪创业故事

  金色十月,春华秋实。站在生态养殖基地望着果园里撒欢的黑猪,章丘大学生“猪倌”王元虎说起养猪经历,思绪回到了几年前,2007年,一场席卷全国的“蓝耳”病让很多养猪户血本无归。一天晚上,在章丘开动物诊所的王元虎辗转难眠,脑海中一直浮现着养殖户的身影:一户村民贷款20万元养猪,染病死了大半,压力巨大;一对老夫妇养的几十头猪染病而死,承受了不小的打击。“我要养猪,趟出一条路来,带着乡亲们致富。”28岁的王元虎决定。

  村里一下炸了锅。乡亲们纷纷质疑:他疯了吗?大家养猪赔了钱,他怎么还要养?父亲果断反对:大学生干啥不好,非得养猪,让家人脸往哪搁?春去秋来。4年过去了,王元虎夫妇投资650万元建起的大型生态养殖基地初具规模;他们成立的绿·涧生态养猪专业合作社带动110户社员养猪致富,走出了看市场脸色的困境。

  32岁的王元虎看上去有着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成熟,说起话来声如洪钟,目光坚毅,布满自信。很难想象,这个穿着白色工装的年轻人,几年间白手起家,从一名初涉世事的'大学生变成了身家千万元的养猪人。

  每当看到养殖户期望的眼神,他都会想起儿时苦涩的记忆。他感到,自己懂技术了解市场,理应给大家找到一条致富快车道。1999年9月,王元虎考上了山东省农业治理干部学院,学习畜牧兽医专业。

  实习时他来到北京一家公司做业务。由于为人诚恳、不怕吃苦,又有灵活的头脑,王元虎大学毕业时月收入达到1.68万元。对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份高薪,可王元虎毅然选择回到章丘和女朋友李少清一起创业。

  2002年王元虎在章丘普集镇开办了一家动物门诊,李少清在诊所里当护士。几年间,诊所名声大振,客户数千,生意最好的时候年收入10多万元。

  2007年的一场疫情打破了生活的平静。受“蓝耳”病影响,镇上的猪死亡率达到70%以上。一次,王元虎来到一养殖户家里给猪看病。看着抽搐、后躯无力、不能站立的猪,面对年近六旬的养殖户期待的目光,王元虎无奈地说:“染上‘蓝耳’病了……”

生态养猪新模式!养殖300头要投资多少钱?

生态养猪新模式,是通过发酵床养猪是通过参与垫料和牲畜粪便协同发酵作用,快速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促进牲畜健康生长。那么生态养猪300头要投资多少钱?怎么养殖?国家有扶持政策吗?
生态养猪模式
一、生猪生态养殖的常见模式
1、生态养猪的模式多种多样,但猪-沼-农(大农业)连接循环是主要模式。以此为核心,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逐渐扩展,补充更多生态位,形成一个完整的半封闭、基本上是人工的生态循环系统。
2、沼气发酵在生态养猪循环圈中起到核心和纽带作用,因此对养猪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笑拿源化利用,最佳的方式是首先将这些废弃物经过厌氧沼气发酵。
一方面,养猪废弃物中的有机碳分解后产生沼气;另一方面,这些废弃物中氮和磷元素溶入沼渣和沼液内,使肥效提高,而且恶臭味也消除了誉升裤,猪粪中寄生虫及有害的好氧菌经过厌氧发酵基本消灭,厌氧菌由于沼气菌的大量繁殖也因而大量死亡,沼渣和沼液成了很好的肥料。
在生态养猪的循环圈内,沼肥作为农业、果、草的肥源或鱼的饵料,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种的草作为猪的部分饲料,沼气可作为农村的生活能源。总之,在生态养猪的循环圈内,将能利用的物、能全部利用起来,尽最大可能减少废弃物及污染物的排放。
二、生猪生态养殖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1、以沼气为核心的生态养猪模式
大多数农户还只是传统的分散养殖,但在政府应大力发展引导四位一体生态养猪模式。四位一体生态养猪模式是指将沼气池、耕地栽培蔬菜、养猪尝厕所4个因子进行合理配置后,形成了以沼气为能源,以人畜粪尿为肥源,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相结合的四位一体能源高效利用型复合农业生态工程。四位一体生态养猪模式的主要功能特点是,将沼气、养猪和种植合理连接,充分发挥相互之间的循环作用;可有效解决农村生活中的用能(照明、做饭等)问题;提升农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猪粪当肥料食用菌长得好
猪吃的饲料是麦糠、米糠等,吸收率为60%-70%,未吸收的部分就成了猪粪排出。因此,猪粪本身还蕴藏着可供开发利用的物质与能量。以前猪粪都是用于生产有机肥。但是,人工成本逐年提高,再加上有机肥本身的价值也不高(一吨才卖数百元),猪粪可利用的价值越来越低,也就没有人收购了,最后成了污染物。
用猪粪渣稻草种植蘑菇,成本非常低,猪粪一吨只要约200元,而且利用猪粪渣种植蘑菇可实现机械化生产,效率也提高了。
实验表明,利用猪粪渣种植双孢蘑菇,产量与用牛粪和稻草种植的相当,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标准。双孢蘑菇1.5万平方米,消纳猪粪渣600吨,替代干牛粪300吨,节约牛粪成本40余万元,出菇后的菇菌渣还可作为堆肥原料再利用。
猪粪种蘑菇
以猪粪渣为肥料种出的蘑菇更加紧实,看起来更漂亮。猪粪经过固液分离和发酵,所有有害物质都被分离出去,只剩下蘑菇成长所需要的养分,用猪粪渣种出的蘑菇完全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一个万头猪场,闻不到丝毫臭味。
3、个体庭院式创新型生态饲养
种植青饲料养猪。青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能庆简被猪充分消化吸收,营养价值较高。所以对散养猪户来说,种植青饲料养猪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饲养一头100Kg的育肥猪,约需消耗300Kg精料,按现行饲料价计算,成本约为780元,饲喂青饲料代替部分精料后,可节约精饲料20~30Kg,降低饲料成本50~80元。另外,青饲料对猪起着很好的保健作用,青饲料的纤维可以起到填充胃肠道的作用;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对粪便的排泄起着清洗剂的作用。有些养猪户为增加养殖收益而采用猪粪、猪尿种植青饲料,又用青饲料喂猪。这样一来,形成了猪粪种青饲料青饲料养猪的自然生态循环。
国家对生态养猪有政策扶持吗
1.国家对畜牧业用地、用水、用电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2.从2005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3.国家有专门的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
4.当前,我国对动物防疫有补助政策。
5.除了国家的扶持和补助政策外,事实上,各地为了发展特色产业,也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这些扶持政策,不属于国家和省制定的普惠制政策,各县和乡有所不同,详细情况可到当地畜牧兽医局咨询。
因此在现代相比于传统的养猪,生态养猪不管是在环境保护还是市场需求上都是更有优势的。
生态养猪优势
垫料薄:只要60公分就可以了,省一半成本。不需要额外添加任何活性剂、营养液及水分,泥土、盐等,便于控制与维护,大大降低做床的劳动强度与辅料成本。无粪便、氨气等。高科技使养猪真正轻松省事极易成功。无须同步发酵.空栏一两个月无影响。
1、请规范建设发酵床
①朝向:圈舍结构宜坐北朝南,在湖南地区尤以南偏西9左右最好。
②墙高和跨度:猪舍屋檐高度为2.6-3.5米,圈舍跨度以9-13米为宜。[1]
③单圈面积:最好控制在20-40平米之间,太大太小都不好。
④圈舍之间直接用栅栏隔开,利于圈舍内通风。
⑤窗户:修建4种窗户:天窗、地窗、风机窗、普通窗户。
⑥屋顶要设置保温隔热材料(如泡沫),夏天过热。
⑦食槽和饮水器:可用自动料槽和自动饮水器,自动饮水器嘴头朝向禁止朝向发酵床,防止饮水器喷水浸泡发酵床垫料。
⑧圈舍内要留水泥台,水泥台的宽度1.8-2米,南方适宜此法。北方可以不留水泥台。
2、规范引种养殖户要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减少从外购买仔猪,确须从外购买,一定要从无疫病的安全区域购买。购回后,先放入观察栏内观察饲养28天以上。期间,根据免疫情况补注正规良好疫苗并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同时消除应激,待猪只精神、采食、排泄各方面均正常后,再投放栏内。错误做法:认为发酵床是万能床、消毒床,直接将外来猪不经任何隔离观察处理就放到发酵床上饲养,这种做法风险极大。
3、饲养管理发酵床在早期曾被错
误宣传为懒汉养猪法。发酵床绝不是懒汉养猪,发酵床的维护有一套规范流程:
①垫料管理。对于一些不喜拱的猪,应将粪便掩埋在垫料下,同时定期对垫料进行翻倒掩埋。
②水分管理。发酵床除防止水分过大外,还要防止垫料过干起尘,垫料过细过干就应喷水,以猪走动不起尘为准。
③通风管理。发酵床一定要注意通风,圈舍一般坐北朝南,地势稍高,四窗齐全,层高不低于3.5米,屋顶要有隔热保温层。
④消毒管理。外购猪进发酵床前,须进行严格的隔离和消毒处理程序。

云南实现了畜牧业发展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该地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发展...

首先云南省持续推进高原山区畜牧业生产发展。出台增量扩能补贴政策,推广果牧互补生态循环养殖、高床圈养等养殖模式。对牛羊养殖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大大提高了全省牛羊规模化养殖水平。随着全省家禽生产的快速发展,养殖收入可观。年末全省生猪存栏3319.8万头,比2012年增长9.5%,年均增长1%。全省生猪存栏量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第四。

其次能够加大绿色新动能和新经济培育力度。云南将大力推进精品咖啡庄园建设,以精品咖啡明隐档庄园为依托,加快发展咖啡养生,促进咖啡主题农业、文化和文化融合发展。激乱旅游,力争到2024年全省咖啡豆优质化率达到30%,咖啡深加工率达到80%。目前,全省咖啡种植面积约140万亩。加快传统产业和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再者可以高效精准的政策支持和持续深入的改革创新,云南畜牧业生产能力显着提升,畜牧业发展成效显着。冷库、冷藏运输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升了云南的储备能力,促进了生猪屠宰企业、冷链物流、肉制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实现了整体提质增效。畜牧业发展产业链。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共同表现。

要知道按照“供应稳定、产业增效、产品安全、防疫有效、生态绿色”的携罩总体目标,7个确定了推动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化畜禽种业体系等主要任务;示范创造引领,构建高效育种生产体系;牧草和饲料夯实基础,构建优质牧草饲料保障体系等。全省畜牧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生猪、肉牛产业效益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日益完善,畜产品外贸实现突破,绿色发展机制有效运行。

本文标题:云南生态猪养殖stp 云南生态猪养殖成功案例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43398.html

上一篇:安徽省养殖场拆迁安置补偿方案 安徽省养殖场招聘信息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