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2023年养殖业怎么样 2023年养殖业会有哪些变化

时间:2023-09-10 16:24:21 浏览量:

2023年下半年养猪行情如何

2023下半年生猪价格将会回升至一个合理的水平。

当前,生猪产业整体正在经历着供应严重不足的阶段。国内生猪产能在去年7月份开始逐步下降,而今年3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85万头,处于生猪产能调控的绿色区间。因此,在当前肉价低迷时期,由于供应短缺,2023下半年生猪价格将有望回升至一个较高的水平。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高品质生猪肉制品的需求也开始不断增长。据统计,三、四季度为全年猪肉消费旺季。因此,消费需求的回暖也将会推动2023下半年生猪价格的上涨。

当前,国家对于生猪产业的扶持政策和政策导向都在不断发力。在此背景下,国内的养殖户和采购商对于生猪种苗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能繁母猪存栏量的上升也有望推动2023年下半年生猪价格的走高。

养猪的病害

1、猪瘟

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最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类型,以急性型最多见,病初体温增至41-42℃连续数日不降,减食或不食,口渴,有时呕吐,常卧下钻于垫草中,或果立墙角,病期稍长的,垂头拱背,步态不稳,眼结膜潮红,有脓性分泌物,公猪、阉猪阴茎鞘积尿,初便秘后拉稀,有时带血,后期皮肤出现红紫色斑点,手压不退色。

2、猪丹毒

由猪丹毒杆菌引起,8-12月龄猪多发,常于夏秋发生,潜伏期(从感染到发病)约1~8天。败血型发病突然,体温升高达42—43℃,走路不稳,结膜充血,后期皮肤出现红斑,指压退色,重症后肢常麻痹,呼吸困难,寒颤;闷滚弊病程短,治疗不及时8~4天可引起死亡。

3、猪肺疫

由巴氏杆菌引起,全年都可发生,气候骤变时易发,多散发。最急性型,体温可升高达4l℃以上,呼吸困难,腹下,耳后有出血斑;咽喉部高热红肿,张口喘气,常于1天内蚂族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常备穗发短的干性痛咳,鼻流粘性或脓性鼻液,呼吸困难,常呈犬坐姿势,病初便秘,后期下痢,病程8~4天。

能繁母猪冲上4379万!国家连续13次猪肉收储!2023年养猪大势已定_百度...

2022终于走到尾声,这一年以来行业风雨兼程,生猪行情起起落落,但生猪产能和政策调控的大方向已逐渐稳定下来,为将来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猪好多网特别整理年度大事件与大趋势,从“猪价走向、产能大势、政策概述、猪企动向”四大层面为您带来一整年的回顾与解析,与您一起看懂2022、看见2023。
猪价走向
猪价呈现先降后涨再跌的大趋势,整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4月猪价从16元/公斤区间下降至12元/公斤左右,第二阶段是4-10月猪价从12元/公斤上涨至28元/公斤左右,第三阶段是10-12月猪价从28元/公斤回落至17元/公斤左右。
第一阶段,大多数养殖场户处于亏损当中:1月平均每头猪亏损50元、2月平均亏损约190元/头、3月亏损约330元/头、4月亏损约240元/头。
第二阶段,养殖场户逐步扭亏为盈:5月亏损降低至90元/头左右,6月开始盈利50元/头、7月盈利约800元/头、8月盈利约700元/头、9月盈利约1000元/头、10月盈利约1300元/头。
第三阶段,养殖户面临猪价骤降同时成本攀升的局面:11月生猪利润迅速从1000元/头下降至700元/头左右,12月则再次经历“扭盈为亏”的局面,利润暴跌以至部分养殖户开始亏损。
整体来看,2022年稳定盈利的是7、8、9、10、11五个月:1-5月以亏损为主、6月有部分养殖场能盈利,而12月则迅速“两极分化”,二次育肥养殖户亏损加剧,而具备成本优势的养殖场能继续维持盈利。
明显可见,猪价波动起伏巨大,并且往往以出人意料的情况大起大落,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而养殖场户的情绪与操作又会加剧这种情况,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说猪价“不可预测性”越发凸显,一般是大多数人都预测不准,而当大多数人都预测准的时候最终猪价又会变化,使得预测不准。
因此以“预测行情”为导向的经营策略已不可取,唯有以“提质增效降本”为导向才可持续发展。
生猪产能大势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1-10月能繁母猪为4177-4379万头,11、12月受猪价影响能繁母猪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整体上可见今年能繁母猪波动较小,最高月份与最低月份相差不过两百多万头。
分阶脊运消段来看,能繁母猪首先从1月的4290万头下降至4月的4177万头,这一趋势与猪价变化相契合,但总共减少了不过113万头,可见现如今能繁母猪缩减速度确实趋于平缓,其中原因主要是国家的生猪产能调控机制以及规模化发展导致。
后续随着猪价回暖,能繁母猪从4177万头一路上涨至10月的4379万头,总计上涨202万头。
明显可见母猪产能的恢复速度要快于缩减速度,这意味后续生猪产能“易增难减”,如果有人产能被迫淘汰,其他人就会迅速补齐,整体上导致猪价也“易跌难涨”。
整体来看,2022年能繁母猪少于2021年的4207-4564万头,预示着明年猪樱知价会整体上好于今年,并且随着行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国家调控机制不断加强,最终会导致产能与行情趋于稳定。
猪业政策概述
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确定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保持在4100万头左右的调控目标。
到202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其中提出,督促产能过度下降的省份及时增养能繁母猪,确保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100万头以上。
2022年上半年国家共连续13批次累计挂牌收储52万吨中央猪肉储备,提振了市场信心;下半年随着猪价大涨,则分别于9月、11月投放猪肉储备。
可见国家生猪产能调控机制不断发挥作用,始终在稳定生猪产能,防止供应与行情大起大落。
2022年6月,农业农村部又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工作考核方案》,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并先后5次召开生猪企业代表座谈会、部门协调会、视频调度会,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
国家不断强化调控机制,及时引导行业正向发展,调控效果显著,生猪供应能力悄皮稳固,逐步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10月30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畜牧法》旨在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培育和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振兴畜禽种业,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防范公共卫生风险,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猪企动向
随着市场化竞争加剧,中国生猪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不断提速。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首次达到60%,2022年已进一步提高,据猪好多网统计2022年仅头部十大猪企便能出栏生猪1.4亿头,约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25%,高达1/4!
分开来看,牧原今年出栏目标已上调至6100-6200万头,1-11月牧原已累计出栏生猪5517.4万头,12月还有583-683万头生猪要出,可能会创下牧原的单月出栏新高!并且牧原明确表示公司已建成产能7000万头,以牧原的增长速度来看,2023年大概率会冲击7000万产能大关。
温氏也已完全从非瘟中走出,1-11月已累计销售生猪1603.54万头,已超过去年的1321.74万头出栏量,最终大概率会达到1800万头,明年超越2000万头出栏量,成为全国第二个产能超两千万的猪企。
更重要的是,温氏生产成绩不断提升,最新造肉成本已经控制在8.05元/斤,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正邦却难以抵挡猪周期下的剧烈亏损,不仅先后多次售卖子公司,也曾传出过“猪吃猪”的新闻,资金压力犹如大山一般压在正邦身上,终于在10月26日晚间发布《关于公司预重整债权申报通知的公告》,公告显示,南昌中院决定自2022年10月24日起对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启动预重整程序,预重整期间为三个月。
从生猪产能上看,2022年1-11月,正邦科技累计销售生猪795.94万头,同比下降43.64%;累计销售收入82.87亿元,同比下降70.84%。
并且9月、10月、11月生猪销量分别为67.95、64.30、29.58万头,产能明显逐渐缩小,据此判断其2022年整体销量在800万头左右。
进入司法重整的正邦仍在努力,期盼“江西猪王”早日回到正轨。
总结
2022一路风雨兼程,养猪人经历了最刺骨的寒冬,也迎来了最热烈的旺季!我们都说“阳光总在风雨后”,却未曾想“阳光后又是暴风雨”,年末猪价暴跌的最大因素是情绪,无论是看涨情绪还是看跌情绪,都深刻影响着行情走向。
但如果将10-12月的猪价行情拉平来看,可见猪价依旧有较好的盈利空间,因此相信随着生产节奏回到正轨,2023生猪产业依旧可以期盼。
我们会发现,最痛苦的永远是昨天、最煎熬的永远是今天、最有希望的永远在明天,从生猪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2022年加速朝着规模化、规范化、微利化发展,这意味着生猪产能和行情大起大落的时代正在过去,未来最美好的不是在于行情好,而是在于行情逐渐稳定,推动养猪逐渐摈弃浮躁、回归初心。

2023年建养殖场新规定

2023年建养殖场新规定包括环保要求、消防安全要求等。养殖场必须符合国家环保标准,设置消防设施,建立应急预案等。

近年来,随着环保、安全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养殖业也被要求加强管理。为盯态此,2023年建养殖场新规定出台,旨在规范养殖场的环保和消防安全要携则答求,推行绿色、低碳、高效的发展模式。首先是环保要求。养殖场必须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利用养殖废弃物和排泄物进行资源化等。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其次是消防安全要求。养殖场必须设置消防设施,如消防栓、喷淋系统、探测器等,保证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发现、报警、救援。养殖场还需建立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对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新规定还要求养殖场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记录养殖场的基本情况、投入产出、环保治理、疫病防控等信息,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管。

新规定对养殖场有哪些影响?新规定对养殖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养殖场的环保治理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养殖场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将增加养殖场的运营成本。二是对养殖场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涉及到消防设施建设、应急预案制定等方面。三是要求养殖场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管,这将提高养殖场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新规定旨在规范养殖场的环保和消防安全要求,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养殖场要加强环保治理和消防安全管理,提高透明度和合规性,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法律依据】: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一条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三)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辩慧口集中区域;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

本文标题:2023年养殖业怎么样 2023年养殖业会有哪些变化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42531.html

上一篇:中国扇贝出口养殖现状 中国扇贝出口养殖企业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