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立枯病 防治立枯病的首选药剂是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防治立枯病的首选药剂是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如何防治立枯病和防治立枯病的首选药剂是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如何防治立枯病 防治立枯病的首选药剂是
立枯病为真菌性病害,是花卉苗期的多发病,染病幼苗会成片枯死。病菌在土壤表层最多,土壤带菌是立枯病发作的主要原因。土温在20℃以上,土壤潮湿、黏重,当幼苗出土后遇雨水常引发此病。幼苗出土20天左右,是最易染病期。立枯病病菌多从幼苗根茎部侵染,幼苗发病常表现为腐烂、猝倒、立枯症状。幼苗出土前,由于温度过低受病菌侵染,根部变黄腐烂,称根腐病;幼苗出土后,尚未木质化,根部或根颈已变成红褐色而枯死,由软化处折倒称为猝倒病;幼苗基部已木质化,地上部分受害直立枯死称立枯病。常见的花卉立枯病有各种松苗、翠菊、石竹、唐菖蒲、海棠等。
对于立枯病的防治要采取栽培管理、药剂消毒和精心养护相结合的措施。
1、土壤消毒是重要防治措施,常用的土壤消毒剂有五氯硝基苯和福尔马林。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用五氯硝基苯8克制成药土,铺盖土表厚1厘米左右。或用40福尔马林50克加水10千克,浇灌育苗床土1平方米,然后用草帘覆盖7~10天,揭帘放气后,就可育苗。
2、种苗出土20天左右,严格控制浇水,适当通风,是防治立枯病的关键。一般在播种前苗床灌足水,播种后不浇水,以防湿度过大容易发病。幼苗出土后,可喷0.5{bf}硫酸亚铁;1波尔多液或50{bf}代森铵200倍液;托布津2000倍液,以消灭土表病菌。
3、发现个别幼苗发病,应立即拔除,并喷药保护,以防蔓延。
4、少量盆播育苗时,应选用素沙土和新瓦盆。土壤装盆前,经暴晒干透或用开水浇一下,这种土壤消毒方法也可以。
怎样防治根瘤病
根瘤病为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樱花、梅花、桃、蔷薇、海棠、菊花、月季、无花果、丁香、紫薇、大丽花、香石竹、秋海棠、天竺葵、苹果等花木。病菌多侵染根茎部及侧根,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肿瘤初期呈淡褐色,球形或半球形,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发病后期肿瘤颜色变深,呈褐色至深褐色,表面粗糙,内部组织木质化,成为坚硬的瘤状物。患病数年后严重的会导致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①发病后立即切除病瘤,涂波尔多液保护伤口或用0.1升汞水消毒;②栽种时选用无病苗木,或实行轮作,或用五氯硝基苯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70%粉剂6~8克拌细土0.5千克,撒施于花木根际周围土壤表面,然后翻入土中。
怎样防治缺素引起的花卉病害
一般养花者,主要是靠目测法,即用眼睛观察叶片外形来判断花卉是否缺少某种微量元素。目测时要注意观察症状出现的部位,如缺少多种元素都能引起叶片变黄,但根据其在叶片上的发病部位可诊断出是缺少哪一种或几种元素。
如果症状先从老叶发生,是缺少氮、钾、镁、锌的表现。老叶变黄后如果没有斑点,则是缺氮;有斑点,可能是缺钾、镁、锌。
如果症状先从新叶发生,则是缺铁、硫、钙、锰、硼等的表现。新叶变黄时如果很容易出现顶芽枯死,可能是缺硼或缺钙,而缺铁、硫、锰时则顶芽不枯死。
缺素症的防治:一是及时进行根外追肥,喷施0.1{bf}~0.3{bf}全元素的复合化肥。二是对症下药,如发生缺铁黄化病时,除换盆时选用酸性或微酸性培养土外,还需施0.2{bf}~1{bf}的硫酸亚铁或矾肥水。三是在花卉生长发育期间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如何防治立枯病和防治立枯病的首选药剂是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下一篇:更多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