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潮汕展会 潮汕会展中心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1潮汕展会 潮汕会展中心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021潮汕展会 潮汕会展中心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江浙沪」四月份有什么好看的展览?(第2期)
由于疫情,部分博物馆闭馆
大家出行前务必先通过
博物馆官博、官微等渠道
确认博物馆是否开放
同时做好自我防护~
>>>>本周新展
踵事增华——蒋宝良红木雕刻艺术精品展
展出了蒋宝良大师的近百件作品。
展览时间: 2022年4月22日—2022年5月28日
展览地点: 浙 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二楼临时展厅
明州问陶——2022宁波国际(中日韩)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展
展览既回溯古宁波制陶手工业的悠久 历史 ,亦重温明州港始发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之旅,更是当代陶艺家重新审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联接今世与城市的 历史 的艺术创作的集中展示。
展览时间: 2022年4月7日—2022年7月3日
展览地点: 中国港口博物馆
金宝良个展:平行与镜像
展览时间: 2022年4月9日—2022年5月2日
展览地点: 问象艺术空间(展馆A),中国南京石头城路69号留创园3-102
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丝网版画展
展览时间: 2022年4月15日—2022年6月19日
展览地点: 嘉兴博物馆二楼禾韵展厅
宽厚专精:中国丝绸博物馆30周年回顾展
本次展览主要分为国丝历程、国丝特色、国丝之友三大单元,从时间、业务和人等不同的维度,全面梳理和回顾发展阶段,分析和总结实践经验,感恩和致谢 社会 各界,以此展望和奔赴锦绣前程。
展览时间: 2022年4月15日—2022年6月5日
展览地点: 中国丝绸博物馆时装馆临展厅
宝刀未老·中国古代刀专题展
此次展览展出中国刀剪剑博物馆藏的中国古刀110件(套),展品时间跨度超越五千年,上到新石器时代、下至清末近代,包含整个中华古文明史。
展览时间 : 2022年4月30日—2022年7月31日
展览地点 :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一楼临 展厅
>>>>正在热展
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
展览汇聚195件/组受赠文物,涵盖书画、青铜、玉器、印章、竹刻、雕塑、陶瓷、钱币等各个门类,以此向关心和支持上博发展的所有捐赠者、文博工作者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10日—2022年9月4日
展览地点: 上海博物馆
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
上海博物馆接受 社会 文物捐赠,为此举办捐赠主题的展览,成为我们回馈捐赠者的佳礼。此次展览是又一次大规模汇聚众多捐赠者的展览,以此向关心和支持上海博物馆发展的所有捐赠者,向每一位兢兢业业的文物博物馆工作者,由此上溯千载,向创造、传承、守卫文明的劳动人民、仁人志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展览时间: 2021年9月28日—2022年12月26日
展览地点: 上海博物馆
修复日记——一幅油画的重生
以本次修复的工艺流程和工作中用到的科学技术为线索,结合藏家本人的讲述与修复过程中的发现,围绕艺术史学的研究展开,与观众共同见证这幅作品背后的传奇故事。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24日—2022年4月25日
展览地点: 上海 市奉贤区博物馆B栋三楼
「清宫兽谱」展
中国哺乳动物科学绘画发展两条线索,将清宫《兽谱》中最具代表性的31幅神兽和现实兽高清绘画作品,与最接近清代标本制作工艺的标本实物进行展示,还将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类百科全书式的动物图谱中的同种动物绘图进行对比,借助3D建模的神兽多媒体及互动展品等手段,从现代哺乳动物学视角重新诠释清宫《兽谱》。
展览时间: 2022年1月13日—2022年5月13日
展览地点: 上海自然博物馆
智·趣——中国古代玩具展
本次展览包含节令类、棋类、观赏类、益智类近百件古人玩具,以豢养中的玩具、文人的玩具、成长中的玩具、茶酒中的玩具、文物中的玩具五个主题展出。
展览时间: 2021年9月17日—2022年9月18日
展览地点: 上海观复博物馆
托马斯·迪曼德—— 历史 的结舌
汇聚了艺术家职业生涯创作的近70件摄影、电影、墙纸等作品,在纵览艺术家看待世界方式的同时,展现了艺术家如何通过图像处理 历史 事件对我们的冲击。展览以四个板块梳理艺术家的重要艺术实践:“神秘的 历史 ”用大尺幅摄影呈现具有非凡 历史 意义的无名场景;“日常的奥秘”则聚焦小尺幅的“日常”系列;“建筑的冲动”囊括迪曼德的“模型研究”系列作品及其设计的墙纸;“移动的图像”则展现了艺术家对定格动画电影制作的 探索 。
展览时间: 2022年4月2日—2022年6月19日
展览地点: UCCA Edge (中国 上海市)
画与相:曾孝濂个展
曾孝濂共创作超过2000幅植物科学画,参与逾50部科学著作的插图工作,他设计的邮票《中国鸟》获得第十三届政府间邮票印制者大会最佳连票奖。
秦岭不是一座山 3/3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20日—2022年5月7日
展览地点: 没顶画廊 上海市静安区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负一层1号
移花接木:贝唐·拉维耶
展览通过具有代表性的5大系列作品,回顾这位法国艺术家开创性的艺术实践,以其标志性的挪用艺术 探索 绘画与雕塑、表现与抽象、生活与艺术之间关系的同时,通过“场景构建”(construction site)理念为观众打造颠覆即有观展体验的奇思妙想世界。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23日—2022年5月29日
展览地点: 复星艺术中心
万物的声音
“万物的声音”展览汇集了百余件蓬皮杜中心馆藏力作,通过18个章节带领观众深入二十世纪初至近年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先锋运动的腹地,以“物"触碰 历史 时代脉搏,沉入聆听艺术背后的声音。
展览时间: 2021年7月28日—2023年2月5日
展览地点: 西岸美术馆(上海)
西藏日喀则地区13-15世纪壁画专题展
本次展览以日喀则地区13-15世纪壁画风格的流变为主轴,以汉地艺术技法和图像元素的融入为辅轴,解读这些古老壁画的绘制过程、构图、用色、线条及其变化等等,展现藏族绘画在吸收大量汉地艺术的基础上,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同时展览里还融入了凉州会盟、汉藏工匠交流、江孜保卫战等 历史 故事,延伸出更加丰富的 历史 图卷,激发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
展览时间: 2021年11月19日—2022年5月22日
展览地点: 徐汇艺术馆
春晓寅回
2022年岁次壬寅,是十二生肖中的虎年,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三展厅将以“春晓寅回”为题,展示一批春意盎然、充满生命力的现当代绘画作品。本次展览中的展示作品将应和展期内经历的时令景致,应和绽放生命光华的春夏时节。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8日—2022年5月8日
展览地点: 龙美术馆(西岸馆)第 三展厅
中西夏之——时空韵律
此次展览将呈现龙美术馆提供的私人收藏中西夏之1980年后创作的油画、水彩绘画以及一件大型装置作品。
展览时间: 2022年1月21日—2022年5月8日
展览地点: 龙美术馆(西岸馆)
“奈良美智”大型个展
本次展览由余德耀美术馆和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LACMA)策划,并与奈良美智和策展人吉竹美香(Mika Yoshitake)紧密合作,将全面回顾艺术家跨越37年的多产的艺术生涯,呈现70多件重要绘画、雕塑、陶瓷、装置以及700多幅纸上作品,包含大量首次展出的手稿。
水之域-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与弗朗索瓦·施耐德基金会馆藏展
展览分为水的景观制造、水的日常生活、液体想象、神圣领地,水的地理过渡五个部分,呈现来自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和弗朗索瓦·施耐德基金会的100余件展品。
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
本次展览跨越百年,呈现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五十余件艺术作品。从齐白石到KAWS,国内外百余位艺术家同台,六大线索梳理收藏谱系,6000+平米空间开创性展陈设计,纵览世纪长河中艺术的时刻“在场”。以“脉动”的旋律呈现一场辐射中国与世界的艺术盛宴。
展览时间: 2021年11月19日—2022年5月18日
展览地点: 宝龙美术馆
阿岱尔·阿德斯梅:御旨
本次展览将呈现法国当代艺术家阿岱尔·阿德斯梅的44件作品,包括12件近期新作。展览以弗兰兹·卡夫卡的短篇寓言《御旨》(An Imperial Message)命名,旨在邀请观者开启一场内省之旅,思考遍布世界的暴力行为,直面内在的感受、恐惧和欲望。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19日—2022年6月5日
展览地点: 上海外滩美术馆
上海-莘庄站:到家了
本次展览主要以展出青年艺术家孙晨祎的个人油画作品“地铁”系列,并携带展出他的铜版画系列、个人收藏系列以及他的其它类艺术作品。艺术家通过叙事性的主题绘画,描绘出地铁疾驰的动态和车厢中人物的静态,在动与静的对比中,找寻人类与当下 社会 密切却又隔绝的关系。通过这种截然不同的视角来审视生活、 社会 和世界。同时,也让人感受到现实可以遵循无数种交替的路径,并在不同的路径上寻求个人的人生目标。
展览时间: 2022年2月27日—2022年6月15日
展览地点: 上海市闵行区沪闵路6333-4号X Space未来主题馆38楼(莘庄地铁站南广场)
相由心生——上海玻璃博物馆馆藏西中玻璃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2年2月24日开始
展览地点: 安福路208号,塞万提斯图书馆的塞外空间
事事,处处,人人,时时
西班牙艺术家Coco Capitán艺术展“事事,处处,人人,时时”是对Capitán近年来艺术生涯的回顾展,将呈现一系列长期的个人项目与180余件作品。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18日—2022年6月12日
展览场馆: 上海艺仓美术馆 2F&3F
乘兴看山多:黄宾虹纪游山水展(上期)
本次展览将遴选部分藏品,以四类山水典型为线索,以黄宾虹家乡新安起首,带领参观者跟随画家之眼,游历新安、浙东、蜀江、粤西。
展览时间: 2022年1月1日—2022年5月29日
展览地点: 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黄宾虹纪念馆二楼
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展
展览精选浙博馆藏的古代女性题材画作,同时配套展示相关的古代女性饰品、服饰、生活用品等实物,以及当代女艺术家的作品,通过160余件(组)展品,邀观众一起看画中丽人千姿百态,品画外丽人百味人生。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8日—2022年5月8日
展览地点: 浙江省 博物馆孤山馆区西湖美术馆
我从汉朝来——汉画像石与汉赋中的汉代世界
展览遴选了汉代画像砖、画像石分布最集中的四川、南阳、徐州等地的文物精品近百件,与汉赋经典交相辉映,鲜明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精神力量。
展览时间: 2022年1月16日 起
展览地点: 浙江良渚博物院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阶段成果展
本次展览是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馆以来以中国画作为主要内容的最大规模展览,分为核心馆、专题馆和特色馆。其中,核心馆着重展示“大系”工程的工作脉络;专题馆从“大系”上万件调色打样稿中选出素材,组成了两个专题展览——“国光新辉”和“观无尽藏”;特色馆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还原佛光寺数字化保护成果,用 科技 手段实现了文物的活化。
展览时间: 2021年11月2日起
展览地点: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展览以时间为脉络,精选162件展品,通过“中国情调”“东方伊甸园”“璀璨中国造”“风情汇东西”四个单元,再现18至19世纪中国与英国的 社会 生活,探讨该时期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18日—2022年5月22日
展览地点: 杭州博物馆
从呼捷玛斯到未来图景:苏俄设计 历史
展览聚焦于苏俄至苏联时期的设计创新,是中国国内第一次大规模展出该时期完整的设计 历史 ,旨在探讨该时期的设计为构建全新生活世界所实施的先锋实验及其取得的成就,溯源设计和艺术领域的内生动力和创造力。
展览时间: 20 22年3月17日—2022年7月10日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7、8、9号展厅
你好! 小朋友——秋山亮二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19日—2022年4月25日
展览地点: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杭州市余杭区滨河南路与玉鸟路交叉口西北150米)
时尚 的轮廓
此次展览展出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近4万件西方时装中甄选出约80件/组18至20世纪西方服饰精品以及相关文献资料。
展览时间: 2022年2月26日—2022年5月22日
展览地点: 杭州大厦新B座
颂运——大运河诗路上的宋韵
本次展览以描绘运河的宋代诗词为主题,以现代书法为载体,展示运河诗路上的宋韵之美。由十位西泠印社书法家对宋代大运河相关诗篇进行创作,通过书法连接过去与现在,书写大运河与杭州水系的关系与变迁、展现运河沿岸市镇风貌、游览大运河诗路上的宋韵文化、聆听大运河两岸留下的爱国之音。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26日—2022年5月27日
展览地点: 中国扇博物馆二楼临展厅
本次展览有关蹴鞠、捶丸、投壶、龙舟争标、马球等宋朝 体育 项目的介绍,还结合了这些运动项目的古画与诗句,让人耳目一新,仿佛在一瞬间回到了宋朝。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31日—2022年4月30日
展览地点: 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四展厅过道
万水千山——南京博物院藏历代山水画迎春特展
展览时间: 2022年1月20日起
展览地点: 南京博物院
隽逸书艺 绝妙好辞: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对联展
本次展览从南京博物院书法收藏中遴选数十位清代名家的对联作品,联语、书法俱佳,既有帖学书风,亦有碑学趣味,且五体兼备,以此展示清代对联书法的发展轮廓和艺术成就。
展览时间: 2022年1月1日—2022年6月20日
展览地点: 南京博物院
岁月流痕 精神永在——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作品捐赠展
本次展览遴选逾40幅南京博物院院藏傅抱石作品,以期纪念、弘扬捐赠者慷慨无私的义举,展示傅抱石卓越的艺术成就。
展览时间: 2022年1月1日—2022年6月20日
展览地点: 南京博物院
万水千山——南京博物院藏历代山水画迎春特展
展览精心拣选了从魏晋南北朝到明、清时的馆藏历代山水画佳作近百件,其中,多件作品都是近30年来首次展出。
展览时间: 2022年1月20日起(为期三个月)
展览地点: 南京博物院 特展馆2楼8 展厅
画坛正统 “四王”天下:南京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精品画展(下)
本次展览为“四王”及后学者的作品展,得益于丰富院藏,遴选名家精品,分为上下两期,力图勾勒、展示清代“四王”正统画派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色。
展览时间: 2021年12月—2022年6月
展览地点: 南京博物院 艺术馆2楼21号展厅
明艳情所系 落笔世所稀——陈之佛1949年之后绘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1年12月—2022年6月
展览地点: 南京博物馆 艺术馆2楼22号展厅
虎跃春来——壬寅虎年贺岁展
展览精选与虎有关的文物、非遗工艺品、现代工艺品120余件(套)。通过虎虎生威话寅虎、虎踞龙盘觅珍宝、虎韵灵动谱丹青、虎跃龙腾过大年四个单元,让观众领略表达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的各种涵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展览日期: 2022年1月18日起
展览地址: 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
瑞虎迎春 艺献金陵——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虎年新春展
展览展出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作品199件,馆藏与虎有关的年画、生活用品、瓷器、织绣等多种类别的文物和反映南京人过年风貌的民俗用品100余件(套),让观众感受“虎”艺术之美,营造隆重的年俗氛围让老南京的年俗记忆在观众心中驻足。
展览时间: 2022年1月19日起
展览地点: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
公元前202——汉风美学沉浸式艺术展
展览通过多重声光电设计,让你身临其境感受汉代美学。
展览时间: 2021年9月28日起
展览地点: 六朝博物馆
立春 · 发生
“立春·发生”是德国空间叙事团队VAVE Studio 与中国的数字艺术团队InsPUMP直觉泵共同创作的一个艺术作品,在一个非自然空间内,用虚拟视觉和机械矩阵的方式,把立春时节桃花开放的自然现象高度抽象和浓缩,释义“熵减”现象,用生命对抗时间之矢。
展览时间: 2022年1月26日开展
展览地点: 苏州博物馆西馆(长江路399号)负一层苏色生活馆
但替河山添彩色——1961年吴作人东北旅行写生研究展
本次展览共展出48件中国现代艺术家吴作人的作品,涵盖油画、中国画、速写等艺术形式,并列展出1件萧淑芳的国画作品,以及老报纸、旧书刊画册、老照片等近30件文献资料,全面呈现1961年夏季吴作人东北旅行写生的经过和艺术创作成果。
展览时间: 2021年10月22日—2022年6月22日
展览地点: 苏州吴作人艺术馆
清如——杨令茀的书画世界
本次展览从无锡博物院收藏的108件杨令茀作品中甄选出二十余幅精品,以及与她相关之士的馆藏作品,以飨观众。希望观众能够藉此对杨令茀及无锡杨氏家族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进而体味到近代无锡工商文化背后深厚的人文内涵。
展览时间: 2021年12月31日—2022年6月5日
展览地点: 无锡博物院
穿越时空的古人智慧
本次展览由常州博物馆与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共同举办,馆校双方从多角度赏鉴常州博物馆藏15件文物,共同绘制文物卡通形象、撰写文物故事,并搜集古为今用的实物、制作文创产品100余件,以童趣的视角和语言讲述穿越古今的饮食、梳妆、雅趣生活,探寻古人的聪明才智投射到当今生活中的运用与启迪。
展览时间: 2021年12月31日起
展览地点: 常州博物馆
美人如画——十九至二十世纪东亚女性人物画艺术展
通过十九至二十世纪东亚女性人物画艺术欣赏让观众管窥大约同一时期美人如画的艺术审美,从而更好地理解东亚文化在地域之间的艺术传播及其文化形象。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8日—2022年5月4日
展览地点: 湖州市博物馆二楼临时展厅
博戏——中国古今 体育 文化展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8日—2022年5月8日
展览地点: 台州市博物馆一楼临展厅
本次展览遴选吉林省博物院和镇江博物馆藏仕女画,主要集中在清代至近现代阶段,既有任薰、改琦、张大千、徐操、吴光宇这样的仕女名家,也包括一些名不见经传而难得一见的小名家,譬如王素、朱英、李镐等。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8日—2022年5月8日
展览地点: 镇江博物馆6号楼书画展厅
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
本次展览共计展出24个民族的200余件展品(服饰、饰品、工具等)。展览以民族服饰为切入点,以人类学的视角探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寻找“传统”超越时间的价值,挖掘民族文化传统在当下的创造性转化,启迪传统走向未来的可能。
展览时间: 2022年1月1日—2022年5月20日
展览地点: 南通纺织博物馆
失落的古鄞城:奉化白杜考古文化展
本次展览共陈列超过200件文物,呈现奉化白杜鄞县故城的考古发掘成果。展览分为两个部分,「从传说到史实·古鄞县人」主要介绍先民的生活遗迹、烧陶制瓷技术、饮食信仰、墓葬等信息;「从聚落到城市·古鄞县城」着重展示古鄞县治的城市规模制度和城市布局。
展览时间: 2022年1月26日—2022年7月5日
展览地点: 奉化博物馆(6号展厅)
明州问陶——2022宁波国际(中日韩)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展
本次展览以陶瓷为媒介,旨在 探索 与呈现中、日、韩三国当代青年陶艺家陶艺创作的新表达。受新冠疫情影响,展览现场仅陈列140件(套)中国艺术家作品,日本和韩国艺术家的作品则以影像形式展出。
展览时间: 2022年4月7日—2022年7月3日
展览地点: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
商周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器,以造型优美多样、纹饰冷峻华美、制作精致繁缛、文字内容丰富在世界艺术史占有独特崇高的地位。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1日—2022年5月8日
展览地点: 舟山博物馆一楼特展厅
潮汕美食节的展会介绍
展会名称:潮汕美食节
展会时间:2014年11月21日至2014年12月1日(为期十天)10:00—21:30
展会地点:林百欣会展中心
潮汕美食是汕头市的一大旅游名片,美食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七届,深受广大市民、游客和参展企业的欢迎。据悉,本届美食节的内容丰富多彩,届时将在锦峰新城潮汕美食城举办美食大汇展,设潮汕美食区、中华美食区和国际美食区共60个展位,集中展示潮汕美食和各地美食。举办旅游手信大汇展,集中展示、展销汕头及各地旅游手信,包括特色食品、工艺品等,宣传推介潮汕特色工艺品、风味食品。美食节期间还将组织生动活泼的节目现场表演,与游客互动,并开展美食节“美食之家”、“最受欢迎小吃”、“最受欢迎旅游手信”等评选活动。为方便各地游客和周边地区游客参观游玩,我市推出特色旅游线路,由旅行社向海内外推介汕头美食旅游线路,组织游客游汕头、品美食。
2021中秋节广州免费展览活动
在今年中秋节广州有哪些免费展览可以参观,有三丽鸥主题展——悦动森林、虾兵·蟹将馆藏原创展览、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端砚艺术展览等免费展览,在广州过中秋等你来逛。
三丽鸥主题展——悦动森林
展期:2021年7月16日-9月21日
地址:番禺区汉溪大道东366号番禺天河城
票价:免费
三丽鸥主题展全国首展终于空降广州啦!
这一次HelloKitty和她的小伙伴们全员出动,美乐蒂、布丁狗、大眼蛙、双子星等我们熟悉的卡通形象齐聚番禺天河城,在“悦动森林”里一起狂欢!
主题展设有5个大区域,多达14个打卡点,超大亲子互动区域,同时满足大朋友和小朋友的童年梦想。
图源:广东省博物馆
虾兵·蟹将
时间:4月27日-8月22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一
票价:免费,需预约
虾、蟹同属甲壳类动物中的高等族群,亲缘关系相近,身体结构相似,其额剑和钳螯,宛如剑客和武士,常被人们称为“虾兵蟹将”。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匪浅,既是文学家与艺术家创作的源泉,更是老饕们的美食珍馔!2021年4月27日至8月22日,广东省博物馆特别策划了一场虾蟹盛宴——馆藏原创展览《虾兵?蟹将》,以馈观众。
虾蟹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但关于它们的自然科学知识观众也许并不了解。展览以虾蟹的自然科学知识为主题,选取了馆藏的化石标本、现生虾蟹标本、以及相关题材文物共370件展品。观众可透过展品,追溯虾蟹的起源、剖析虾蟹的身体结构及生活习性,通过观察与分析,了解虾蟹的种类、特征,从而辨别虾蟹的“真”与“假”。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虾蟹溯源”,通过一系列珍稀远古化石标本,追根溯源,展示虾蟹的祖先及其进化路线。到底先有虾还是先有蟹?先游泳还是先爬行?也许观众会在此找到答案。第二部分“认识虾蟹”,展示虾蟹的基本知识。展览通过虾蟹的形态结构、基本特征和栖息环境等方面,为观众详细阐述哪些节肢动物能被称为虾蟹。第三部分“虾兵蟹将的‘真’与‘假’”则是展览的亮点部分,在近万种名字带有“虾”和“蟹”的甲壳动物中,只有部分成员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虾和蟹。通过划分虾的四大家族以及蟹的主要门派,列举展示了近50种虾与250种蟹的现生标本与图片,涵盖了大部分生活中常见的种类,让观众掌握分辨“真假”虾蟹的本领。第四部分“虾蟹文化料理”让整个展览的内涵更丰富,主要展示了与虾蟹相关的文学、饮食和艺术创作,带领观众从文学、艺术作品中体会虾蟹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传说和饮食文化。
展览期间,还将陆续举办策展人导赏、学术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使观众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展览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还会推出展览文创产品及科普立体绘本,让观众在观展之余还可以把展览带回家。
虾蟹与人类以及其他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希望通过展现虾蟹的多姿多彩,引导和呼吁人们保护虾蟹的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的大自然。
本展览为免费展览,广东省博物馆目前实行全员分时段预约参观。请提前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入馆门票。在预约时间段内,凭本人身份证(实体原件)、蓝色或绿色“粤康码”或“穗康码”,佩戴口罩,经体温检测合格后进馆。
粤山秀水丰物岭南——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
时间:长期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票价:免费,需预约
本展览尤具特色的是从序厅开始便以耳目一新的系列方形挂片作为装饰元素贯穿展览始终。这些挂片通过组合和光影效果,或成片、或成线、或成网,在展览序厅之初先从地面升向空中,似将天地相接,又似蓝色海洋一片,牢牢吸引住观众眼球,将观众引入一个充满自然元素的空间;进而挂片沿着展览前进的方向在展览上空时而翻腾,时而直行,引导观众不断向前行进;最后挂片铺展于展厅四楼与三楼之间的中空空间内,其上悬挂着海洋动物标本,各种海洋动物如同正在蓝色的海洋中游弋,其下坐落着巨大的恐龙化石标本,恐龙一族们好似正在蓝色的天空下悠哉游哉。整个展览根据相关内容分为相对独立的七个展馆,最后在环境保护问题的提出和各类环保纪念日的展示中结束整个展览。能使观众趣味盎然地了解广东的自然资源,轻松愉悦地获得自然科学知识。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油然而生。
展览四: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
时间:长期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夹层画廊
票价:免费,需预约
广东是端砚的故乡。端砚又称端溪砚,因产于古端州(今广东肇庆市)而得名,其色紫质润,素有紫石、紫云、紫英之美称,因赏用兼优,被誉为“四大名砚”(端砚、歙砚、红丝砚、澄泥砚)之首,又与湖笔、徽墨、宣纸并称“文房四宝”,美誉众多,闻名遐迩。
广东省博物馆藏有端砚1000余方,时代上启唐宋,下至当世,为馆藏优势项目。在广东众多的传统工艺品种之中,端砚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类,其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及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陈列中是不可不展的一项。
《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展示面积达600余平方米,展出馆藏端砚近200方,作为内容的延伸,展出其它品类材质的砚台、端石石材以及文房用具。展览围绕着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三个主题,深入浅出,叙述通俗,力求使观众对端砚及砚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兴趣。
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
时间:2010年5月18日至今长期有效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木雕展厅
票价:免费,需预约
潮州木雕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传统木雕流派,主要流行于粤东的潮州、潮安、饶平、汕头、澄海、潮阳、揭阳、普宁、惠来等旧潮州府属地区。
潮州木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孕育和萌芽于唐代以前,起步于唐宋,成熟于明代晚期,清代达到鼎盛阶段,抗战时期陷入衰退。新中国成立以来,潮州木雕几经起伏,在传承与发扬中获得了新生,历史悠久的潮州木雕艺术绽放出新的光彩。2006年,潮州木雕被正式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
潮州木雕以饱满繁复、精巧细腻、玲珑剔透、金碧辉煌的艺术风格而著称。那美仑美奂、造型各异的器物品类,那生活气息浓郁、民俗意蕴深厚的题材纹饰,那惟妙惟肖、纤毫毕现的雕刻工艺,那豪华富丽、流光溢彩的漆金技法,无不形象地展示着潮汕人的风尚习俗和人文精神,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迷人的风采!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1潮汕展会 潮汕会展中心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021潮汕展会 潮汕会展中心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句子唯美 风景图片 有关风景句子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