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自愈句子大全图片 道教自愈句子大全集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道教自愈句子大全图片 道教自愈句子大全集的文章,本文对文章道教自愈句子大全图片 道教自愈句子大全集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道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
1、丹道以炼己为始,以温养为终。
2、上天生了人,畅行于世,人,至尊。
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4、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5、无人心即有道心,道心是心非心。
6、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多惧害勇。
7、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8、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9、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0、勿助勿忘而养,勿寂勿照而温。
11、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12、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13、百年大小荣枯事,过眼浑如一梦中。
14、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15、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
16、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7、上与宇宙同体,下与天地精神往来。
18、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
19、不务修德,而求非望之福,非愚而何?
20、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1、见雨则裘不用,升堂则蓑不用。
22、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3、天生一物变三才,交感阴阳结圣胎。
24、干将不可以缝线,巨象不可以捕鼠。
2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2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7、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8、道之费隐不可道,道之发见则可道。
29、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生。
30、真橐龠,真鼎炉,无中有,有中无。
31、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32、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33、不矜贵,何羡名;不邀势,何羡位。
3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3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36、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
37、病困乃重良医,世乱而贵忠贞。
38、执志不绝群,则不能臻成功铭弘勋。
39、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1、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4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44、修行大抵要聪明,只恐聪明太外呈。
45、卉茂者土必沃,鱼大者水必广。
46、明君不释法度,故机诈不肆其巧。
47、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
48、是性命,非神炁,水乡铅,只一味。
49、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50、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51、长要心定,行住坐卧皆是行道。
52、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5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4、计其患,虑其反,就其利,辞其害
55、目见百步之外,不能自见其眦。
56、寸火能焚云梦,蚁穴能决大堤。
57、超俗拔萃之德不能立功于未至之时。
58、修道要济世度人,但又不乱发慈悲。
59、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60、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61、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62、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63、名在无极不可名,名在太极则可名。
6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65、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66、播种有不收者矣,而稼穑不可废。
67、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68、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
69、产在坤,种在乾,但至诚,法自然。
70、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7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2、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鸣也。
7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4、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75、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
7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7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78、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79、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
经典道教格言(精选版)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上士闻道谨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而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3***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和平发展***
4*** 天之道加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
5*** 人法天地,故不得燥处,常清静为务。清静为天下正。真思志道,学知清静。***韬光养晦***
6***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7*** 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8***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9***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0***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2***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3***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4***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5***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6***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7*** 涤初玄览: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18*** 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尊莫先,众圣共尊,故曰太上。老君,老者寿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长寿,故曰老也。君者尊号也,道清德极故曰君也。以明老君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也。
19*** 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能欲多,事欲少。《通玄真经·微明》
20*** 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挂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通玄真经·自然》
道教名言名句格言(经典版)1*** 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2*** 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3*** 多言多败,多事多害。——《训蒙增广》
4***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
5***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列子·说符》
6*** 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7*** 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管子·白心》
8*** 道者开口动舌发言之词也。又云道者,虚无之无也,混沌之宗,乾坤之祖,能有能无,包罗天地,道本无形,莫之能名,无形之形,是谓真形,无象之象,是谓真象。先天地而不为长,后天地而不为老,无形而自障,无象而自立,无为而自化,故曰大道。经云视之不见,故曰无形。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为阴阳,故为天地也。育者养也,长养阴阳故为生育也。阳者清也,上腾为天,阴者浊也,下潜为地,天地者乃大道之子也。
9*** 自然而生有,造化以成形,故天无精气,无以制月之明,地无精气无以制山巅镇焉,人无精气无以制身形之存焉,故曰月禀阴阳之所执行,故知道之无情,随机而所化。又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地何言哉,万物生焉。经云用之不可既,无情而执行月也,月者大道之用也。
10***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
11***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保护生态***
12*** 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13*** 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以人为本***
14***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15***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16***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待百姓***
17*** 《微旨》:慈心于物,恕***推广***己及人。
18*** 莫因恶小而为之,莫因善小而不为。
19*** 行时时之方便,积处处之阴功。
20*** 老子:少私寡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
道教的经典名言名句格言(热门版)1*** 道当以法观,如有所生者,故曰为自然。眼见心为动,口则为心言。……以是生死有,不如无为安。《西升经·圣人之辞章》
2*** 一切万物,人最为贵。人能使形无事、神无体,以清静致无,即与道合。《妙真经》,《无上秘要》卷五《人品》
3*** 有所求所愿,不用金帛货赂,不用人事意气,不用酒肉祭,不用巧方方便。真心归道,无为自成,皆如本心之所愿想。《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
4*** 多法以治多欲。欲多不可须祛,防遏断除,使之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洞神八帝妙精经》
5*** 俗人不能识其太初之本,而修其 *** 之末。人能淡默恬愉,不染不移,养其心以无欲,颐其神以粹素,扫涤诱慕,收之以正,除难求之思,遣害真之累,薄喜怒之邪,灭爱恶之端,则不请福而福来,不禳祸而祸去矣。《抱朴子内篇·道意》
6*** 夫形动而心静,神凝而迹移者,无为也。闲居而神扰,恭默而心驰者,有为也。无为则理,有为则乱。
7*** 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8*** 大道无他妙,惟是神气合一,还于无极太极、父母生前一点虚灵气之而已矣。人若不事乎道,则神与气两两分开,铅走汞飞,水火所由隔绝也。孟子曰:“民非水火不生活。”是言也,浅之则为日用之需,深之则为修炼之要。
9*** 指点上善之心,平平常常,无好无恶,浩浩荡荡,无陂无偏,极其和柔。是以居上不骄,居下不倍,于己无尤,于人无怨。
10***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1***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贻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12*** 古云,:”过河须要筏,到岸不须舟,”又曰,”未得功时当学法,既得功时当忘法.”斯数语诚修道之至要也.若修道行功业已造精微广大之域,犹然兢兢致守, 自诩学识高.涵养粹,未免骄心起而躁心生,不有退缩之患,即有驳廖之行.若此者,道何存焉?道何有焉?
13***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4*** 修练一事,只缘人自有身后,气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质拘于前,物欲蔽于后,犹精金良玉原无瑕疵,因陷于污泥之中,而金之精者不精,玉之良者不良,所以欲复原形,非用淘汰之力,琢磨之工,不能还乎初质也.太上示人下手之工曰:谷神不死.何以为谷神?山穴曰谷,言其虚也;变动工拘曰神,言其灵也.不死,即惺惺不昧之体以为丹头,则修练自易;然而无形无影,不可捉摸,必有声有色者而始得其端倪.古云:要得谷神长而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何以谓之玄?玄即天也.何以谓之牝?牝即地也.天地合而玄牝出,玄牝出而阖辟成,其间一上一下,一往一来,旋循于虚无窟子,即玄牝之门也.
15***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惟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16***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17***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8***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离,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19***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玄妙之门。
20*** 要皆亦太极所判之阴阳也,两者名虽有异,而实同出一源,太上谓之玄。玄者,深远之谓也。学者欲得玄道,必静之又静,定而又定,其中浑无物事,是为无欲观妙,此一玄也。及气机一动,虽有知却不生一知见,虽有动却不存一动想,有一心,无二念,是为有欲观窍,此又一玄也。
下一页道教名言名句格言大全的内容更精彩关于道的诗句
1.关于道的古诗词
请问楼主说的是关于道德的诗还是道教的诗呢?以下是关于道教的:治百万人仙可待, 善治病者勿欺给. 乐莫乐乎长安市, 使人寿若西王母, 比若四时周反始, 九十字策传方士. (虽然这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口诀, 但作者已注意用韵, 似为七言诗的雏形) 真人至妙, 若有若无. 仿佛大渊, 乍沉乍浮.岁月将欲讫, 毁性伤寿年, 形体为灰土, 状若明窗尘.白虎倡导前兮, 苍液和于后; 朱雀翱翔戏兮, 飞扬色五彩.六一合和相须成, 黄金鲜光入华池. 名曰金液生羽衣, 千变万化无不宜.据《钦定词谱》 称,《凤凰台上忆吹箫》 词牌本于《列仙传拾遗》 所载故事. 据载: 萧史擅长吹箫,能吹出鸾凤之音. 秦穆公女弄玉也善于吹箫. 秦穆公将女嫁给他, 他就教弄玉学凤鸣. 经过十多年, 凤凰飞来止宿. 秦穆公为此修建凤台, 供萧史夫妇居住. 以后弄玉乘凤, 萧史乘龙飞升. 又如始于温庭筠的《女冠子》 , 因咏女冠(道姑) 情态而得名. 词曰?quot;含娇含笑, 宿翠残红窈窕, 鬓如蝉. 寒玉簪秋水, 轻纱卷碧烟. 雪肌鸾镜里, 琪树凤楼前. 寄语青娥伴, 早求仙. "其他如《解佩令》《望仙门》《献仙音》《金人捧露盘 》《迷仙引》《潇湘神》《月宫春》等等, 莫不与道教神仙故事有牵连. 从内容上看, 宋代许多词作具有鲜明的 道教蕴含. 不少大作家也创作了一定数量的神仙词. 诸如柳永、韦骧、晏几道、苏轼、李之仪、范祖禹、了元、丁仙现、黄裳、黄庭坚、晁端礼、秦观、仲殊、晁补之、周邦彦等都有此类题材的词作. 这类作品常常把仙话典故同神游的心绪相糅合. 例如柳永一阕《巫山一段云》 ?quot;清旦朝金母, 斜阳醉玉龟. 天风摇曳六铢衣, 鹤背觉孤危. 贪看海蟾狂戏, 不道九关齐闭. 相将何处寄良宵. 还去访三茅. "9 该词先写朝夕朝拜西王母之事, 接着笔锋一转, 引入了求仙人穿着又轻又薄的六殊衣, 随着天分摇曳, 骑在鹤背上升太空的情景. 作者着意刻划了求仙人在鹤背上的心理状态, 写出了居高俯视下界的孤危之感; 又以贪看仙人刘海蟾"狂戏"而耽误了行程, 结果因天门齐闭, 不得不从太空中还回, 到曲句山访问三茅真君去了. 道教的玄歌变文别具一格. 所谓"玄歌"也就是"玄道"之歌, 其源盖出于《老子》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不过, 它不是专以演述玄理的散文或韵文, 而是通过对道教神仙奇异故事的讲述来宣传道教的信仰. 从形式上看, 玄歌属于道教说唱曲艺作品中的唱词之类. 为了吸引听众, 玄歌作者往往以第一人称手法叙述故事. 例如《老子化胡经》卷十所收的《化胡歌》第五首: "我昔化胡时, 西登太白山. 修身岩石里, 四向集诸仙.乐女担浆酪, 仙人歌玉文. 天龙翼从后, 白虎口驰 . 玄武负钟鼓, 朱雀持幢幡. 化胡成佛道, 丈六金刚身.时与决口教, 后当存经文. 吾升九天后, 克木作吾身. " 1 0 这里的"我"代表老子, 作者以叙事的口吻, 描绘了老君修道场所的仙家景色, 讲述了"化胡成佛道"的故事, 具备了叙事诗的基本特征.在《老子化胡经》 中还收有《老君十六变词》 十八首, 此即属于道教湮闹词唷K ?quot;变文"是演述神变故事囊恢中问健?quot;道教变文"即演述道教神变故事的一种体式. 适应说唱的需要, 变文往往是韵散结合.当然, 就具体篇目而论, 有的以散文为主, 有的以韵文为主; 有的则纯粹是韵文, 如《老君十六变词》 便是纯韵文. 从描述老君神变的特点看, 《老君十六变词》也和"玄歌"一样, 具备了叙事诗的基本品格. 作者按照方位的变更来组织情节, 其场所转换亦依据"易"的九宫八卦方位. 八卦代表八方, 轮转两周, 便有十六变词. 最终两首, 套用晋代丁令威歌, 以示一世(五百年为一世) 终了, 二世还归之意. 除了上述种种, 仙歌道曲也是道教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仙歌道曲是一种配乐演唱的道教诗词. 它的产生与道教斋醮仪式的建立与流行有密切的关系. 为使仪式的进行更加隆重, 道人们便将赞歌与歌咏结合起来, 于是有了各种唱词的出现.《无上秘要》 卷二十引《道迹经》 称: 西王母为茅盈作乐 , · · · · · · 命侍女于善宾、李龙孙歌《玄云之曲》. 其词曰 : "大象虽云廖, 我把九天户. 披云泛八景, 倏忽适下土. 大帝唱扶宫, 何悟风尘苦. " 尽管西王母为茅盈作乐事乃出于道教传说, 但从《道迹经》 的描述不难看出魏晋间"仙歌"已在道门中流传. 《无上秘要》 卷二十尚录有仙歌若干首. 其中 有"上元无英帝君"所唱"上元洞门变真内章之曲; "中元黄老帝君"所唱"中元洞化内真章曲; "下元白元帝君"所唱《下元洞虚化真章句》 以及《阳歌九章》《阴歌六章》等等. 从体例来看, 《无上秘要》在摘录这些"仙歌"时都略加说明, 指出其来历及何位仙人所唱.其体裁皆为五言, 句数不一. 表现了早期道?quot;以诗为词"的创作特点.仙歌相蓖美的是道曲. 其主要体式有步虚词、赞咏词、道情. 步虚词是乐府文学形式之一. 唐吴竞《乐府古题要解》 谓: "步虚词, 右道观所唱, 备言众仙飘渺轻举之美. " 由此可知, 步虚词之缘起, 历来传说不一. 晁公武《读书志》尝云: " 《步虚经》一卷. 右太极真人传左仙公. 其章皆高仙上圣朝玄都玉京, 飞巡虚空之所讽咏, 故曰步虚. " 所谓"太。
2.关于“道”的古诗词有哪些
1、《蜀道难》
唐代: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攀援 一作: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2、《三衢道中》
宋代: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3、《襄邑道中》
宋代: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4、《南陵道中 / 寄远》
唐代: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5、《蜀道难·其二》
南北朝:萧纲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3.关于道的古诗词
最后一个字是道的古诗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作者:李隆基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直为经过行处乐,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余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预想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洛阳行》 作者:张籍
洛阳宫阙当中州,城上峨峨十二楼。翠华西去几时返,枭巢乳鸟藏蛰燕。御门空锁五十年,税彼农夫修玉殿。六街朝暮鼓冬冬,禁兵持戟守空宫。百官月月拜章表,驿使相续长安道。上阳宫树黄复绿,野豺入苑食麋鹿。陌上老翁双泪垂,共说武皇巡幸时。
《野田》 作者:张籍
漠漠野田草,草中牛羊道。古墓无子孙,白杨不得老。
4.有关道字的诗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中岁颇好道,晚家男山陲.王维
明日巴陵道,秋山有几重.李益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韦应物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李商隐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诗经·谷风》)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大东》)
顾瞻周道,中心怛兮。(《诗经·匪风》)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汉无名氏《孔雀东南飞》)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汉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
希望能帮到你
5.关于"道"的句子、
【仙凡天录 之 仙道经】
人道渺渺。仙道莽莽。鬼道乐兮。
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
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高上清灵爽。
悲歌朗太空。唯愿仙道成。不愿人道穷。
北都泉曲府。中有万鬼群。但欲遏人算。
断绝人命门。阿人歌洞章。以摄北罗酆。
束诵祅魔精。斩馘六鬼锋。
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剑圣:魔非魔,道非道,善恶在人心 。情非情,欲非欲,姻缘由天定
酒剑仙:道——是由自己走出来的.
酒剑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剑圣:道常在,并不如你所想,是由人走出来的,就算没有人,道也在.
蜀山弟子:人道渺渺,仙道茫茫;鬼道乐兮,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高上清灵美,悲歌朗太空;唯 愿天道成,不欲人道穷;北都泉苗府,中有万鬼群,但欲遏人算,断绝人命门;阿人歌洞章,以摄北罗酆,束诵妖魔精,斩或六鬼锋,诸 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酒剑仙:忘情就是道,放弃就是道,牺牲就是道,出卖就是道,荒废就是道,破灭就是道,反就是道,错就是道.
希望帮到你o(∩_∩)o
6.关于求“道”的句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7.形容道路的诗句
1、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刘禹锡《九日登高》
2、要路豪家非往还,岩门先有不曾关。——曹松《山中》
3、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白居易《初入太行路》
4、开目不见路,常如夜中行。——曹邺《偶怀》
5、来去腾腾两京路,闲行除我更无人。——白居易《京路》
6、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李商隐《桂林路中作》
7、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浑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销。——陆龟蒙《归路》
8、山路难行日易斜,烟村霜树欲栖鸦。——白居易《冬日平泉路晚归》
9、越鸟巢边溪路断,秦人耕处洞门开。——崔涂《题授阳镇路》
10、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贺铸《横塘路》
11、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如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洪应明编《欲路勿染,理路勿退》
12、荒村倚废营,投宿旅魂惊。断雁高仍急,寒溪晓更清。——李商隐《淮阳路》
13、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崔涂《晚次修路僧》
14、南见青山道,依然去国时。已甘长避地,谁料有还期。——司空曙《望商山路》
15、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白居易《板桥路》
16、出门行路难,富贵安可期。淮阴不免恶少辱,阮生亦作穷途悲。——戴叔伦《行路难》
17、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戴叔伦《游少林寺》
18、万里路长在,六年身始归。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白居易《商山路有感》
19、柳脸半眠丞相树,佩马钉铃踏沙路。断烬遗香袅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李贺《沙路曲》
20、山川函谷路,尘土游子颜。萧条去国意,秋风生故关。——白居易《出关路》
8.包含“道”字的诗句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纳兰性德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白居易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冯延巳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李白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刘禹锡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韦应物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道教自愈句子大全图片 道教自愈句子大全集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道教自愈句子大全图片 道教自愈句子大全集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2023秋招算法岗 算法岗春招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