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致富项目

词类活用专项训练 词类活用考题

时间:2024-04-03 21:25:28 浏览量: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词类活用专项训练 词类活用考题的文章,本文对文章词类活用专项训练 词类活用考题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词类活用专项训练 词类活用考题

求高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考题型

1.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题型归纳有哪些

第一类:句读(考查朗读停顿)第二类:解释句子中的加点字词(主要考查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文言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第三类:选出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不相同的一项(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主要有之、而、以、于、其)第四类:文言句子的翻译(要做到信、达、雅,注意增、删、调、换、留)第五类:文言文的内容(主旨、写作目的)等考查第六类:文言文的写作手法的总结与归纳,考查其作用第七类:课内外比较题第八类:开放性的题目(如历史评述类、现实迁移类、观点假说类)以上八类,不是每份试卷中都包含的,但主要就是这些考试题型。

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2. 语文中考题常考类型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 *** 、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3. (初中)如何做语文的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是中语文试卷的一大版快,也是最让人头疼一大题,历年来,这里也是很多考生的瓶颈。

这类题要求考生必须把对文章的理解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答题的总体要求是对(准确切题)、全(全面完整)、好(语句通顺)。

从近几年高考题中,我们不难寻出一些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现结合实例作一解秘,想必对如何答好阅读题有所帮助。综观近几年中考卷出现的题型,大致可以归为三类:一是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即写什么;二是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即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后一类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三是审美鉴赏性试题,审美鉴赏性试题,属于文学评论中的一种,是读者在选定的评论角度对作品作出的观点和看法,阅读者的看法也就是短文赏析的中心论点。

这类题型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他的艺术效果,把握他的独特风格,进而进行富有个性的鉴赏。一般来说题目只会要求从某个方面(或主题、或构思、或艺术特点等)来进行赏析。

(一)答案表述的原则: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

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2、忠实于原文。

“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

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3、忠实于语言规则。

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二)、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写。

1、截。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2、改。改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在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3、写。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才能悟出答案。

这样的题目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意旨表达出来。做这类题目,答案书写要严格遵守第一点谈及的三原则,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句表达。

(三)如何在原文中寻找语句答题1. 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

2. 明方向。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例一]: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

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

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

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

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

因而有自知自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色彩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

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

我们常这样自嘲。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

……(1998年全国高考题)27.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吃惊?答:因为没几天便是立秋28.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析:从试题中我们看到,答案都是原文中的语句,并且在所提问题所在的附近,也就是说体现了上面的答题原则。

答题时,我们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要明白命题者的问题出现在原文的哪个位置,在这个位置的附近找信息源,确定中心语句,把它摘取出来,看它适合答题技巧的三种方法中的哪一种,然后加工组合。再如:2005年江苏卷《波兹曼的诅咒》第16题: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

(不超过40个字)答:媒介影响认识世界的方式,应当引导人们思考,书籍有助思考,而电视排斥思考。析:题目指定阐述“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的内容集中在文章第三段;然后审清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文化观”再细读此段,提取有效信息。

从答案来看,它的来源全都是原文,这类题就提醒考生要找准并组合好。二、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 ”题, 结合原文信息和所。

4.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题型归纳有哪些

第一类:句读(考查朗读停顿)

第二类:解释句子中的加点字词(主要考查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文言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第三类:选出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不相同的一项(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主要有之、而、以、于、其)

第四类:文言句子的翻译(要做到信、达、雅,注意增、删、调、换、留)

第五类:文言文的内容(主旨、写作目的)等考查

第六类:文言文的写作手法的总结与归纳,考查其作用

第七类:课内外比较题

第八类:开放性的题目(如历史评述类、现实迁移类、观点假说类)

以上八类,不是每份试卷中都包含的,但主要就是这些考试题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古代汉语考试试题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 论

    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 p1 2、文笔之分 3、生死主题p8 4、游仙主题p8 5、隐逸主题p9 6、文学家族p10

    二、填空

    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 汉末建安 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其时间断限是公元 196 年到公元 589 年,它共经历了 394 年。P16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 ;第二期是 ;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 、 、 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 典论?论文 》始,有陆机的《文赋 》、刘勰的《 文心雕龙 》、钟嵘的《 诗品 》等,再加上肖统的《 文选 》、徐陵的《玉台新咏 》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生死主题 、 游仙主题 、隐逸主题 。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玄学 。

    三、简答

    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

    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

    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

    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 2、七子 3、建安风骨 4、正始风力 5、嵇阮 6、《咏怀诗》

    三、填空

    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 蔡琰 ,“三曹”是指 曹操 、 曹丕 和曹植 ;“七子”是指 孔融 、 陈琳 、 王粲 、 徐干 、 阮瑀 、 应玚 和 刘桢 。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曹操 。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 蒿里行 》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 短歌行 》(“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观沧海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 乐府古题 写时事。

    4、《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燕歌行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5、曹植的创作以 建安25年 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 理想和抱负 ,代表作有《 白马篇 》。其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 理想与现实 的矛盾,其代表作有对自己和朋友遭受迫害的愤懑,如表现朋友无辜被害而自己无能为力的《 野田黄雀形 》,对任城王暴卒而表示悼念的《 赠白马王彪 》。还有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的《 浮萍篇 》、《 白马篇 》。前者以美女盛年未嫁寄托自己的怀才不遇,后者以“沉浮异势”自述无辜被弃。

    6、“七子”中成就最突出,被《诗品》列为上品的诗人是 王粲 和 刘桢 。前者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后者“仗气爱奇”,他们的代表作一是写战乱中饥妇弃子的《七哀诗 》,另一首是个人的抱负和遭遇的《 赠从弟 》3首。

    7、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 3 篇,其中较为可信的是五言体的《 悲愤诗 》。

    8、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 阮籍 和 嵇康 。

    9、嵇康的四言诗的代表作是《 幽愤诗 》。阮籍的代表作是《 咏怀诗 》82首,他开创了中国文学上中 政治抒情组诗 的先河。

    10、阮籍《咏怀诗》风格隐约曲折,《诗品》评为“言在耳目之内, 情寄八荒之表 。”

    四、简答

    1、简述曹操诗歌的主要内容。

    (1)反映汉末东环的现实(以乐府古题写时事);(2)抒发个人政治理想抱负

    2、简述曹操在建安文坛上的地位和作用

    答:曹操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他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开风气之先,而且还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曹操将天下英才悉集帐下,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文学才华的机会。共同开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局面。

    3、曹丕的《燕歌行》在诗歌发展上有什么地位?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4、简述曹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5、略论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6、简述王粲、刘桢诗歌的艺术成就。

    7、试述蔡琰《悲愤诗》的成就。

    8、简述阮籍《咏怀诗》的影响。

    五、论述

    1、试论三曹诗歌的风格差异。

    2、试论曹操用古题乐府写时事的成就和影响。

    3、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4、谈谈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5、试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二章 两晋诗坛

    一、背诵默写篇目:《赴洛道中作》二首、《咏史》(“郁郁涧底松”)、(“弱冠弄柔翰”)

    二、解释:1、太康诗风 2、咏史诗 3、玄言诗 4、兰亭诗 5、潘陆 6、游仙诗

    三、填空

    1、西晋太康时代最著名的作家有 、 ,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的以他们为代表的诗风。太康诗风的特征是 。与他们同时,号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的“左”是指 。

    2、西晋诗人多以才华自负,陆机、潘岳等人的努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追求 的进步。陆机的代表作有摹拟《古诗十九首》的《 》十二首和被召入洛阳留恋家乡之情的《 》二首。潘岳的代表作是《 》三首。

    3、左思的代表作有《 》八首,其内容主要是 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它开创了咏史诗借 的新路。

    4、刘琨的代表作是 ,郭璞的代表作是 十四首。兰亭诗的内容,表现出山水 的情趣和由山水直接抒发 。

    5、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 和 。

    四、简答

    1、什么叫“繁缛”?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简述左思诗歌的艺术特色有影响。

    五、论述

    试举例说明左思《咏史》的主要思想内容。

    第三章 陶渊明

    一、默写:《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

    二、解释:1、田园诗 2、魏晋诗风 3、《五柳先生传》 4、《桃花源记》

    三、填空

    1、陶渊明,又名 ,字 ,号 , (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谥号为 。

    2、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 首,赋、文、赞、述等 篇。其诗可分为五类: 、 、 、 、 。其散文辞赋的名篇是《 》、《 》和《 》。

    3、陶渊明的田园诗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其代表作品有《 》其一(少无适俗韵);有的是写自己躬耕生活的体念,如《 》其三(种田南山下);有的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生活的凋敝,如《 》(天道幽且远)。

    4、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继承了 、 的传统,它围绕着诗人 这个中心,表现了自己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格。其代表作有《 》其二(白日沦西阿)、《 》其十(精卫衔微木)等。

    5、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主要两点:一是 、 、 、 的浑融,二是平淡中见 ,朴素中见 。苏轼概括为“ 、 ”。

    四、简答

    1、简述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谈谈陶“崇尚自然”的含义。

    2、试述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

    3、为什么说陶渊明的咏史、咏怀诗继承了阮籍与左思的传统。

    五、论述

    1、试举例说明陶诗的艺术特色。

    2、论述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一、默写:《西洲曲》、《木兰诗》、《敕勒歌》

    二、解释:1、“吴歌” 2、“西曲” 3、《西洲曲》 4、《木兰诗》 5、《敕勒歌》 6、“梁鼓角横吹曲”

    三、填空

    1、南朝乐府民歌约500首,大部分属于《乐府诗集? 》,其中 326首, 142首, 18首。

    2、吴歌产生的地点在 下游,而以当时的首都 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 和 居多。

    3、西曲歌产生的地点在 (今湖北江陵)、 (今江陵县附近)、 (今湖北襄樊市)、 (今河南省邓县之间),这些城市在 中游和 两岸,以江陵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 、 、 、 的居多。

    4、南朝民歌喜用双关语,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同音异字的,如“莲”双关“ ”、“丝”双关“ ”;另一类是同音同字的,如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 ”,以黄连之“苦”双关相思之“苦”等。

    5、北朝民歌主要见于《乐府诗集? 》中,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 余首。

    6、所谓“横吹曲”,是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因乐器有鼓有号角,所以叫“ ”。它是由梁代的乐府机关保存下来的,故又叫“ ”。

    7、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其中又以 语的歌辞居多,这些歌辞后来被翻译成汉语,如《 》。

    四、简答

    1、为什么说现存的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而绝大多数是情歌?

    2、南朝民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特点是什么?

    3、北朝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是什么?

    五、论述

    1、分别概述南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2、比较南北民歌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体裁形式上的特点。

    3、讲析《西洲曲》。

    4、分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一、默写:《登池上楼》、《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

    二、解释:1、山水诗 2、元嘉三大家

    三、填空

    1、谢灵运所开创的 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2、山水诗如同游仙诗和玄言诗一样,与魏晋之后的 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谢灵运山水诗的佳句,如“ ,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林壑敛暝色,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 ”(《登池上楼》)等。

    4、鲍照诗歌的代表作有充满对门阀制度不满情绪的 其六(对案不能食)、有描写边塞战争,表现诗人建功立业愿望的《 》(羽檄起边亭)等,其风格继承了 文学的传统。

    四、简答

    1、简叙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2、试述鲍照诗歌的主要内容。

    3、简述鲍照在七言诗发展中的贡献。

    五、论述

    1、试述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转变所表现的两个方面。

    2、试述鲍照诗歌的艺术的风格。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一、背诵默写篇目:《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玉阶怨》

    二、解释:1、二谢 2、永明体 3、宫体诗

    三、填空

    1、齐永明期间,由于汉字四声的发现和声律论的提出,于是形成了具有格律的 体诗。这种诗体由于是在永明年间形成的,所以又叫 体。

    2、新诗体的作家,除提出“八病”说的沈约外,还有以山水诗见长的南齐诗人 ,积极参与创制新体诗的 ,梁诗人 和陈诗人 等。

    3、文学史上把谢灵运和谢朓称为“ ”或“ ”,谢灵运因袭封康乐公,故又叫 ,谢朓因做过宣城太守,所以又称 ,他们都是南朝最著名的山水诗诗人。

    4、谢朓山水诗有一首写春江日暮景色的名诗为李白所激赏,题为 (灞涘望长安)。它的一些五言四句的小诗,富有南朝民歌气息,如 (夕殿下珠帘)和 (绿草蔓如丝)等。

    四、简答

    1、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新体诗在诗歌发展史上有何意义?

    2、什么是宫体诗?简述宫体诗的内容和特色。

    五、论述

    1、比较二谢山水诗的异同。

    2、分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艺术特色。

    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

    一、背诵默写:《渡河北》、《寄王琳》

    二、解释:1、《拟咏怀》 2、温邢 3、邢卫 4、《哀江南赋》

    三、填空

    1、北朝文学的本土作家,有北魏的 ,由魏入齐,与温子升并称的 和有“邢魏”之称的 。还有由南入北,著有《颜氏家训》的 ,被强留西魏和北周,写有《渡河北》的 和“暮年诗赋动乡关”的 。

    2、“穷南北之胜”的南北朝最大诗人是 ,他早年是南朝有名的 诗人,后羁留北朝,写下其代表作《 》27首。其五言小诗的名作是 和 。

    四、简答

    1、简述北朝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2、根据庾信的生平经历简说其前后期诗风的变化。

    五、论述

    1、试论述庾信“乡关之思”的内容与表现。

    2、试述庾信在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律赋、骈文与散文

    一、背诵默写:《登楼赋》、《归去来辞》。

    二、解释:1、骈文 2、诗体赋 3、《别赋》 4、《水经注》 5、《洛阳伽蓝记》

    三、填空

    1、魏晋散文刘勰以“气爽才丽”一语评价“三曹”。在建安各体文章中,曹操的 甚具异彩,有 之风。在应用文体中显露文学魅力的,是曹丕、曹植的 。在曹植传世的文章中,与书体相近的 文,如《求白试表》等也是情文并茂。

    2、抒情小赋在魏晋时涌现出一批佳作:如曹植的《 》、王粲的《 》、陶渊明的《 》等。

    3、南朝的骈文中,有代表性的名作有鲍照凭吊广陵的《 》,孔稚圭讽刺伪隐士周颙的《 》,江淹抒写各种离情别景的《 》和各种人的遗憾的《 》。

    4、南朝的山水写景文的代表作有丘迟的《 》、吴均的《 》和陶宏景的《 》。其中丘迟描写江南暮春三月景色的有三句话,它们是: , , 。

    5、北朝散文的代表作有北魏郦道元的《 》和杨炫之的《 》。

    四、简答

    1、试述“三曹”散文的内容和风格。

    2、试述魏晋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五、论述

    1、试述南朝美文衍化所表现的各个方面,你对它们有何评价?

    2、齐梁时期,文学的“新变”有哪三个方面?试作简要说明与论述。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一、解释:1、志怪小说 2、志人小说 3、《搜神记》 4、《世说新语》

    二、填空

    1、追寻中国小说的起源,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 ,其次是 ,第三是 。

    2、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为 和 两类,代表前者的是干宝的《 》。代表后者的是刘义庆的《 》。

    3、《世说新语》共分 门,其内容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 和玄虚清谈,可以说是一部 的故事集。为《世说新语》作注的是梁代 。

    三、简答

    1、简述中国小说的渊源。

    2、简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点和影响。

    四、论述

    1、以《三王墓》、《韩凭妻》为例,试论述《搜神记》的批判性和现实性。

    2、试论述《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词类活用专项训练 词类活用考题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词类活用专项训练 词类活用考题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本文标题:词类活用专项训练 词类活用考题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146511.html

    上一篇:福鼎白茶茶青价格2024 福鼎白茶趋势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致富项目相关文章
    更多致富项目文章
    喜欢致富项目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